七猫小说 - 科幻悬疑 - 姜姬在线阅读 - 第783节

第783节

    于是鲁军驻扎郑国十年,在要走的时候反而开始跟郑人发生冲突。

    郑国世家集体逼迫小郑王尽快将鲁人赶走。小郑王动心了,本想不顾太后阻拦,当殿赶走丁强,命其回鲁,不料赵人驻扎的城池传来消息,称赵人不肯退!

    郑人依照礼数,送上礼物,告知赵人赵王驾崩。可赵国将军置之不理,非说国中没有音讯传来,他不能做主。

    他出兵是赵王下令,要他退兵,也要赵王下令。

    也就是说,要么是死了的赵王下令,要么就要等新赵王登基之后下令召他回去,他才能回赵。

    不然,他就会继续在郑国驻扎,“保护”太后与小郑王。

    谁叫太后是赵王之女呢。赵王关心太后,这才派来重后保护太后,这都是一片拳拳爱女之心啊。

    丁强看戏看到这里,对侄子说:“走吧,我们该走了。”

    侄子这才明白叔叔早就知道赵军不会走。

    “赵国现在乱得很。这个将军只要不傻,当然知道留在郑国更舒服,回国去反而会容易被卷进风波。”丁强道。

    侄子:“那叔叔为什么要走呢?”

    丁强笑道:“你以为我真要走吗?我不是回鲁,而是去鲁城。”

    郑国裂土予鲁,那些城池就叫鲁城。虽然是郑国境内,却已经是鲁国之地了。行的是鲁律,遵的是公主。

    鲁城不认鲁王,只认公主。

    也恰恰因为这样,在丁强的口中,这些鲁城“还是”郑国的。郑国世家说鲁城都被鲁人抢走了,这完全是谣言。

    丁强认为现在这种情况,他在鲁城会更好施展。

    就先让郑国太后与小郑王跟世家们斗一斗吧。

    毕竟,公主只要国与民,对太后和小郑王是没有恶意的,公主会愿意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好好活着,甚至可以享受太后与大王的待遇。而世家却有可能连他们的命都要。

    等太后与小郑王明白过来之后就会发现,选择鲁国与公主对他们更好。

    第739章 郑洲

    “丁相真走了?”小郑王一听这个消息, 顿时喜不自禁!

    他觉得不管是鲁还是赵都是郑的大敌。赵以保护他们“母子”之名留在郑国, 鲁以“帮助太后与小郑王”的名义留在郑国。

    这有什么区别?!

    小郑王觉得自己这么小的人都能看清,国中的人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肯承认!连他的母亲都不肯对他说实话!

    他觉得哪怕赵国不走,鲁国能走也好啊。无数的人告诉他,鲁人夺走了郑国的国土, 郑国的百姓, 还有郑国的粮食!

    母后不也是这么说的吗?那丁相走了,鲁军还能继续留在郑国吗?只要他下令,一定有不少人愿意替他去赶走鲁军!

    小郑王是知道太后与丁相在暗中私会的。在他还年幼时, 太后还教他对丁相更加“亲密”。等到他大了,太后才不这么教他了。

    倒是丁相一直都对他十分冷淡。

    令他更加觉得这个男人铁石心肠!对他们母子冷酷无情!

    小郑王想起太后,担心太后的反应,连忙赶到太后宫中。

    他走进去就听到太后在逼侍人再去丁府寻找丁相。

    “他真走了吗?为什么没有人来告诉哀家!”郑太后惊惧莫名!她以为丁强是不可能走的!

    小郑王急步过来,挥退侍人, 在心中打好腹稿, 劝道:“母后何必再去找丁相?他走了不更好吗?”

    郑太后恐惧之下更加愤怒,怒声道:“没有鲁人保护!你我母子就会被人取走性命!我乃赵妇!你是赵妇之子!你以为郑人会放过我们吗?”

    小郑王深受郑国世家教导,摇头反驳:“孤乃大王,郑国之主,受天子郜封。郑人都是孤之子民,子怎会害父?”郑太后:“你读书读傻了吗?!出了这座王宫,有多少人肯听你的号令?”

    小郑王的脸瞬间红透了, 他隐忍道:“那都是丁相霸权。现在他走了, 孤得回王权, 自然可以号令郑国上下。”

    郑太后哈哈大笑,指着小郑王:“我儿如此厉害,那就去命人把赵军赶走啊!命各城城主入朝觐见啊!哀家周旋各方,染得满身骂名!庇护我儿平安长大,却不得信任!我儿,虎狼相斗才有你我的活路!你我手无寸铁,只凭一个空空的名分,连活都活不下去!你父王昂藏男子,心智远胜于你,却被外面那些家族掣肘,一生有志难伸!你不及瓶高,难道会比你父王更能令人臣服吗?”

    她指着殿中约有一人高的彩瓶,上面绘制着飞天仙女。

    小郑王被郑太后逼得哑口无言,负气离去。立志要与忠臣联手做出一番事业好叫太后改观。

    但很快,赵国将军拒绝离去的事让他束手无策。

    他问计诸臣,但这些在教导他时言辞凿凿的“先生”却避而不谈,转而向他举荐人才,教他培养“亲近信臣”。

    小郑王稀里糊涂的封了一堆官,很快就发现他连每日的学习都被“挤占”了。他信任的“先生”们都不再理会他,每个“先生”都有自己的道理,时常当着他的面争吵,每个“先生”听起来都替他做了很多事,都很有用,都很忠心。

    可当郑太后问他最悬心的两个问题:赵军是否已经退走?

    鲁军现在何处?

    郑人的土地收回来了吗?

    百姓要回来了吗?

    各地逃人的问题解决了吗?

    郑粮已经够吃了吗?

    小郑王被太后问,就拿问题去问“先生”与“亲信”。

    可“先生”与“亲信”的回答连他都无法满意。

    “先生”说,他们已经依礼告诉了赵军,赵国先王驾崩,新王登基,他应该回去了。

    无奈赵军不理会,实乃不忠不孝不义之辈!当受唾弃!

    小郑王听“先生”骂了几天之后,忍不住道:孤知道他很过分,但我们不能把他赶走吗?只是骂是没有用的啊。

    “先生”就开始哭先王和天灾,先王死太早,再加上天灾,所以郑国现在疲弱不堪,根本没有兵马,也没有粮食养兵马,更不可能打仗。

    所以小郑王如果“明白道理”的话就该知道,除了骂,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难道小郑王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吗?!

    连这点“怜惜子民”的慈悲心都没有吗?!

    “先生”那就太失望、太失望了!

    “先生”拂袖而去。小郑王哑口无言。

    鲁军还在原来的地方。鉴于鲁王没有驾崩,所以他们也不好去问鲁军什么时候走,这个要找丁相。

    因为丁相不在,所以他们也没办法解决这件事啊。

    说起丁相还是小郑王你封的呢!

    你说不是你封的?

    那不是太后以你的名义封的吗?说起这个,外面传言太后与丁相的污秽之事,实在不堪入耳啊。

    小郑王你想听臣说一说吗?

    小郑王落荒而逃,一连几天不敢见这个“亲信”。

    如此几番后,小郑王终于明白太后说的都是对的。

    郑太后听宫女说小郑王悔悟了,连忙找来,母子两人抱头痛哭。

    小郑王:“是儿短视了。”

    郑太后怜爱道:“我儿年幼,能有这等见识已经不凡了。只有恶人才能制住恶人!你我母子是敌不过恶人的。故丁相虽恶,却是你我的救命之人。鲁国虽恶,却能护住你我的性命。哀家之前欲为你求娶鲁国公主,正是为了令鲁国成为我儿最可依赖的盟友。儿啊,你要明白娘的苦心啊!”

    小郑王便写下求丁相归来的秘信,派侍人去追丁相。

    但丁相不但没顺着这个台阶回来,反而送回了帽冠与玉笏!

    显然是真的不愿意当郑国丞相了!

    远在鲁城的丁强已经等着看小郑王的笑话了。

    他在郑国生的孩子早早的都送回了鲁国,免得这些孩子认郑不认鲁。

    而他只把长子留在了鲁国,次子和三子都被他叫来了郑国,放在身边细心教导,打算以郑国言传身教,让子孙成才。

    他还收了一些弟子,有鲁人有郑人,都带在身边,选良才、忠心之人。

    次子与三子都看不懂丁强退到鲁城是为什么。

    丁强就告诉他们这里面的缘故。

    还是跟郑国的地缘和特性有关。

    郑国先王死后,小郑王虽然继了位,但当时只是一个话都不会说的小婴儿。现在他长到十四岁了,郑国各城早就习惯头上没大王管着的日子了。

    郑国与他国不同。郑国全民皆农,各城都有农税,百姓几乎八成都以农为生,子孙世代都是种地的。

    因为这样,郑国各城的粮食收获“名义”上是全都归郑王的。

    不过事实上也早就被各城各世家给占了。

    但郑国各城有一年两贡,全是大批的粮食。这些贡品“交”给郑王后,郑王再交给城中世家转卖,或者直接卖给世家换成钱与财宝。

    以前的郑王就是凭此敛财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

    郑人不愿意再把辛苦种出来的粮食白白送给郑王,再让郑王去赚大钱。

    一年两贡已经快要名存实亡。

    郑人愿意把粮食给鲁人与赵人,因为这二者强大,令人害怕。

    深宫中的一个妇人与一个幼儿又有什么可怕的?

    要不是丁相在旁边站着,小郑王可能连自己的王袍都要穿带补丁的。

    现在丁相一走,小郑王又把“先生”们都封了高位后,“先生”们就给了这些城池自主的权力。他们从此不必再上交贡粮,各城皆可自专。

    郑王一职,从这一天起就成了一个虚名。

    丁强笑道:“自从我来到鲁城后,你可见其他郑城对我怠慢、疏忽吗?”

    他的儿子和弟子都摇头。事实上那些城反倒比以前送给丁强的礼物更多了!也更明目张胆的对鲁示好。

    鲁需粮,郑人愿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