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猫小说 - 科幻悬疑 - 葬明在线阅读 - 第390节

第390节

    多尔衮浑身浴血率领着麾下的白甲兵做着无谓的冲锋,一批接着一批的被炽烈的铳弹打翻在地。

    突然间多尔衮身形一顿,胸口腾出了一团血花,打的他猛然趔趄了一下,但是他还是用刀拄地,强撑住了身形,踉跄了几下之后,再一次狂吼着朝前扑去,这个时候有神射手盯住了多尔衮,不约而同的调转枪口瞄准了他。

    随着一连串的枪声响起的时候,多尔衮全身上下爆出了一朵朵的血花,一颗弹丸更是直接命中了他的额头,将他的半个天灵盖掀开,多尔衮这才颓然倒了下去,身体抽搐了几下之后,这才彻底的寂然不动。

    随着多尔衮的阵亡,建奴最后的抵抗也被彻底摧毁,几百最精锐的白甲兵,仅仅是回光返照一般的爆发出了一朵绚丽的花朵一般,迅速的便如同昙花一般的凋谢在了城门外面,大批大中军山呼海啸一般的杀入到了天佑门之中。

    城内的肃清作战又持续了大致一天多时间,战事才彻底归于了平静,建奴皇帝顺德得知城破的时候,在城中的皇宫里面自刎身亡,奴酋多铎试图从北门突围,但是被堵在了城门外,也是一通排枪之后,被打死在了北门之外。

    此战之后,大清除了提前逃入山中的万余旗人之外,其余的建奴不是被杀,便被大中军所俘,狗屁的大清国至此也彻底宣告了覆亡,历史上再也没有了所谓的大清国这个称号。

    罗立亲自率领诸将进入到了城中,并且在北门之上亲手升起了大中朝的大龙旗,宣告了辽东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随后的数天时间之中,一批批建奴的牛录章京以上的奴酋们,被从战俘之中甄别出来,押出了集中营,在营外被一个个的吊在了绞首架上,并且按照大中军的命令,这些奴酋的尸体三年之内不许被放下,就这么让他们悬挂在一座座集中营外面被寒风风干,任由乌鸦啄食他们的尸体,以此作为震慑那些旗人所用。

    全部俘获的旗人全部交予劳役营之中,被运送到山中以及矿点上进行伐木以及开矿的苦力使用。

    辽东其实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地方,这里有遮天蔽日的茂密原始丛林,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除了铁矿之外,抚顺还有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肖天健之所以在最后关头,下旨不得滥杀八旗俘虏,要的就是这些免费的劳动力。

    在大批移民未到辽东之前,大中朝需要有人替他们伐木,来满足今后大中朝开建更多船只的木材所需,更需要大规模的开采煤矿和铁矿,来扩大炼铁和炼钢的规模。

    一个工业化的社会,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钢铁的产量,而在肖天健的记忆之中,东北无疑具备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开采这些矿藏资源,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可是眼下大中朝百废俱兴,到处都需要人,土地也需要农民耕种,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投入非常多的移民来做这样的事情,那么无疑这些八旗俘虏便是最好的人力资源,如果单单因为民族仇恨便将他们尽数屠杀的话,显然是不符合经济利益的!

    所以肖天健这才下旨,要求诸军停止关外对于建奴的屠杀行动,而是改成将他们俘虏之后送入劳役营之中做事,当然保留建奴也是有条件的,像那种负伤丧失劳动力的还有一些老弱病残的,便无需进行保留,因为大中朝在辽东成立的劳役营需要的是劳力,而不是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障的慈善机构,故此经过清理之后,大中军在辽东一带一共俘获了近八万建奴以及他们的包衣奴,投入到了劳役营之中。

    当然战事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彻底结束,还有一些建奴逃到了更北的地方,躲入到了山林之中,这些人只要一朝不被解决,便是不安定的因素,必须要进行清除。

    但是接下来再使用近十万大中军对其进行清剿,很显然便属于不经济的行为了,所以在大中军攻克了盛京之后,十月间大中军两个骑兵师以迅雷的速度,迅速的收复了抚顺城、萨尔浒、铁岭和赫图阿拉等地,残余的建奴根本无法继续抵挡大中军的攻势,只能纷纷逃避到了深山老林之中,回到了他们之前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之中,整日里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待着他们末日的到来。

    至此历经两年时间的辽东征伐战也正式宣告结束,这一战以建奴的完败而告终,大中朝彻彻底底的恢复了对整个辽东的统治权。

    随着冬季的到来,大中军开始停止了辽东的用兵,一支支不隶属于辽东军区的参战部队,在十月末之后,纷纷南下辽南,在旅顺口抑或是大连湾一带,乘坐上了海船,一批批的返回到了原来的驻地。

    而辽东军区的两个步兵师,也在十月末结束了大战之后,以协助高丽国清剿剩余逃入朝鲜的建奴为由,开拔到了义州和宣州两地屯驻,他们今后将会作为朝鲜保护军,在开春之后,进入到朝鲜国内进行驻扎。

    按照肖天健的规划,朝鲜国作为大中朝的属国,今后不再需要自己拥有军队,朝鲜国的防务将全权改由大中军来为其提供保护,另外作为属国,大中朝也将拥有朝鲜国的税收权、海关权、商品的进出口权以及外交权,当然朝鲜国王还是会被保留下来,毕竟他们作为朝鲜人的荣誉的象征,不能轻易的便被废除掉,否则的话肖天健对于朝鲜国王的敕封也就会成为谎言。

    当然朝鲜国王肯定会不高兴,朝鲜人肯定也不会很满意,但是这对于大中朝来说,不是什么问题,想想看建奴这样的强敌,都在大中军面前最终灰飞烟灭,那么虚弱的朝鲜军当然也不会是多大的问题了。

    至于那些逃入山林之中的建奴余孽,肖天健和内阁大臣商议之后,认为对其大规模用兵已经不划算了,但是又不能就这么听之任之,必须还要对其进行清除。

    所以肖天健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采取赏金猎人的方式,在辽东登记注册一批赏金猎人,凡是愿意干这个买卖的人,都必须要在辽东官府进行注册,然后他们可以携带火器进入山林之中对建奴余孽进行游猎。

    凡是杀一个建奴者,可到官府领取赏银十两,生擒一个建奴男壮者,送交给劳役营,可获得白银三十两,年轻女人十五两,小孩儿二十两,作为他们的奖赏之用,除此之外,他们的缴获可以归于他们自己,同时还可以根据他们的成绩,在辽东北部授田,作为他们的私产。

    于是消息一出,许多辽东的大中军兵将便纷纷要求注册成为赏金猎人,包括一些蒙古人也纷纷提出要干这个买卖,于是一支支自发形成的小规模的赏金猎人队伍便在辽东形成,开始远赴各处山林之中,对辽东各地残余的建奴余孽发动了清洗行动,而这种行动无疑对建奴来说,是一种赶尽杀绝的办法。

    这样的行动代价很显然要比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消耗小得多,这些赏金猎人们,除了入山搜捕建奴余孽之外,还可以进行渔猎活动,采集人参等辽东特产,通过这些渔猎活动,他们还可以获得比较丰厚的报酬,今后更利于将大中朝的势力伸展到更北的地带。

    在十月底的时候,建奴奴酋多尔衮、多铎、叶布舒等人的人头被罗立用木匣派人呈送到了北京城。

    肖天健在城内的天坛亲自主持了一次隆重的献祭仪式,昭告天下建奴已灭,辽东已经被大中军克复。

    消息传至国内各地,可谓是举国欢腾,老百姓包括士子读书人无不人人振奋,大明王朝历经几十年,都没有能解决的建奴,大中朝新立不过区区四五年时间,便令其灰飞烟灭,将汉人失去的辽东再一次克复,拿回到了汉人政权的手中,这对于国内之人来说,当然是个巨大的好消息了。

    同时这个消息,也让国内大批对于大中朝心怀不满的挺明分子,充分的认识到,大中朝已经是如日中天,再也不是他们可以撼动的巨厦了,不少人当即便死了狗屁的反中复明的念头,彻彻底底老老实实的甘心今后做大中朝的顺民了。

    总之辽东之战的胜利,对于大中朝来说,是个绝对的利好消息,最重要的是通过此一战,大中朝彻彻底底的将这个汉人的心腹之患从这个世上抹去,也许这个民族不会因此覆灭,但是净此一难之后,这个在旧时空带给中国无数屈辱的民族,肯定从此将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再在辽东兴风作浪。

    作为皇帝的肖天健,在祭天之后,想了一下之后,决定派人将这些奴酋的人头,又移到了崇祯的陵墓前面,摆在了崇祯的灵前。

    肖天健并不是要以这些奴酋的人头,来向这个死去的大明末代皇帝炫耀他的武力,而是要以这些奴酋的人头,告慰一下九泉之下的崇祯。

    崇祯是个不幸的皇帝,从他的大明先皇手中接过了一个烂摊子,虽然他殚精竭虑的想要重振大明王朝,但是整体上来说,大明还是积重难返,已经无可救药了,所以不管他如何努力,最终还是导致了大明的覆灭,但是崇祯很清楚,他的大明王朝之所以亡,起因还是在关外建奴身上,现如今建奴已灭,肖天健认为,很有必要让崇祯泉下有知,也知道一下这个大好消息。

    第二百零五章 永历的解决

    当然辽东战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大中朝的军队便可以马放南山、卸甲归田了,大中朝也并未因此便可以就此高枕无忧。

    北方亡了一个建奴,但是并不代表着就彻底安定下来,建奴的覆灭,短时间之内也造成了辽东势力的一个真空期,被建奴欺压了几十年的蒙古诸部,在这个时候也开始蠢蠢欲动,开始试图将触角伸入到辽东之地。

    对此肖天健和内阁大臣们也很快便有所察觉,随即在天元六年初,肖天健便下了一道谕旨,在辽东成立辽东行省,暂时负责管理辽东之地,蒙古诸部非得到许可,不得擅自进入辽东之地放牧,同时肖天健采纳了内阁的意见,以襄助朝廷剿灭建奴有功的理由,大封积极参战的蒙古诸部以各种官职。

    当然在敕封这些蒙古诸部的同时,大中朝也刻意的压低一些大部落的地位,并且没有明确给这些部落划分他们的领地,说白了就是采取了二桃杀三士的办法,让这些蒙古诸部之间因为地盘和官爵的差异,相互之间产生猜忌和仇视。

    这种计谋对于汉人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又不得不说,这种办法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当然对于那些在此次辽东之战之中,一些左右摇摆,抑或是坚决的站在了建奴一边的几个蒙古部落,肖天健也没有忘记他们,一手拉一手打,让蒙古诸部明白,今后谁要是再跟朝廷为敌,也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故此在辽东之战刚一结束,他便下旨令蒙古诸部对这几个部落进行讨伐,并且明令必将其灭族,凡是参与对其征讨的诸部,可以瓜分他们的族人充为奴隶,并且可以瓜分他们所拥有的草场,水源,作为战利品。

    时之此时的蒙古诸部,内部早已是四分五裂,不过这些蒙古诸部有一个基本的认知,那即是现如今的中原王朝大中朝,已非当年的大明王朝那么软弱可欺,与之相对抗,只能是死路一条,在这两年之中,他们许多部落配合大中军进剿建奴期间,也都见识过了大中军的厉害,故此对于大中朝,现在他们兴不起一点对抗的念头。

    除了这些政策之外,肖天健还着令蒙古诸部,将他们部族之中最好的骑兵送至辽东和西北军区服役,并且抽选诸部之中的少年进入到讲武堂抑或是太学院进行培养,目的只有一个,便是通过这些手段,培养蒙古诸部的这些中坚力量国家意识感,久而久之,待到这些人都认同了国家这个概念之后,蒙古诸部一些人再想搞什么分裂独立,于中央对抗,便会失去支持。

    另外为了逐步加强对于蒙古草原的控制力,在天元六年开春之后,肖天健再次敕令辽东军区骑兵一师和西北军区骑兵师以及两个步兵师,以及两个两万人规模的劳役营,以刘耀本统帅,携带大量的建筑工具,出大同府前往归化城,重修归化城。

    而归化城便是后世的呼和浩特,乃是早年明万历九年的时候,蒙古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所筑,因为当时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王朝赐名为“归化”。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大中朝之所以选择这里重新扩建归化新城,其目的便是作为今后大中朝深入蒙古草原的桥头堡,此举虽然蒙古诸部有所担忧,但是大中军携刚刚灭掉建奴的大胜之威出关,即便是他们不太高兴,也没多少人敢说个不字。

    而一个蒙古部落很显然不太开眼,居然试图阻止刘耀本率部前往归化城,沿途屡次袭扰大队人马,并且杀害了几百名劳役营的劳役,结果马上便招致了刘耀本的铁血报复,刘耀本亲自率领三千多骑兵,在当地蒙奸的引领下,突然间便将这个蒙古部落包围,一天之中,尽屠这个不开眼的蒙古部落全族共两千余人,彻底将这个部落从地球上抹去。

    有此例子作为警示,其余的那些生活在漠南一带的蒙古诸部顿时都老实了许多,纷纷表示归服,再也无人胆敢阻止大中朝新建归化城了。

    故此在天元六年之后,混乱了近百年的北方,在大中军的强力震慑之下,也彻底的稳定了下来,当然这种稳定暂时只是针对关内来说,在蒙古诸部之间,却因为利益的划分不均,许多部落之间开始陷入到了相当长时间的相互争斗之中。

    蒙古诸部的分裂正是大中朝上下想要看到的结果,大中朝利用先期培养的一批蒙古族的兵将,作为大中朝的眼线,严密监控着草原上诸部之间的实力变化,按照肖天健和内阁大臣制定的原则,蒙古诸部之中决不许出现一个实力足以统一其它部落的部族,一旦发现,便必须要将其扼杀于萌芽之中。

    只有让蒙古诸部始终没法统一,这才是大中朝安全的保障,而且他们之间的相互争斗,最得利的一方自然是大中朝,而且大中朝严格限制对蒙古诸部输出火器,但是却并不限制对其输出刀枪之类的冷兵器,蒙古不产铁,他们获取武器的主要途径只有从中原进货,这也是大中朝对其控制的一种手段。

    总之短时间之内也许大中朝还不能很快的统一蒙古草原,但是长此下去,大中朝将逐步的在漠南朝漠北推进,建立起一座座的城市,直至将整个蒙古全部收入囊中。

    天元六年肖天健除了对付蒙古的事情之外,在缅甸方面也传回了一个大好的消息,通过特情处的努力,大中朝成功的在缅甸王国扶植起了缅甸国王的弟弟莽白,并且给莽白提供了十多万龙币的财力支持,使得莽白联络了不少缅甸国内的势力,在天元六年夏的时候,莽白趁着大中征缅远征军攻入缅甸腹地的机会,突然间在曼德勒发动了政变,杀掉了缅甸王莽达,进而派兵一举将羁留在曼德勒的朱由榔抓捕了起来。

    八月间新登基的缅甸王莽白,派人将朱由榔送交给了入缅的大中军所部,并且派出使臣乘坐大中朝海贸集团的船只,随船返回大中朝,向大中朝进贡称臣,请大中朝对其进行册封,并且表示缅甸王国今后愿意作为大中朝属国,永远向大中朝进贡、

    肖天健在十月的时候,才得知了这个消息,当即下旨册封莽白为缅甸国王,并且传旨给李栓柱,将朱由榔就地处斩于成都府,彻底终结了这个大中朝的心腹之患。

    但是对于大中军已经占领的缅北之地,肖天健就没那么好心再还给缅甸王了,这一带地区直接便划归到了云南省管辖,成为了大中朝的一块新的领土。

    随着辽东建奴的平定,整个辽东的资源随即也开始被调动了起来,原来因为禁绝关内外通商,而造成关内许多辽东特产的断货,特别是像人参鹿茸以及皮毛等物资,更是在关内有价无市,天价难求,可是这一切在天元六年里,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各种辽东的特产,被运入到了关内,而且大批关内的百姓得知辽东平定之后,出于对拥有一片属于他们的土地的渴望,促使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踏上了移民辽东之路,辽东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浩劫之后,缓缓的进入到了恢复期之中。

    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随着辽东的平定,大中朝造船业严重短缺的大型木料,也彻底的得到了解决。

    东北本来就是林业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特别是深山老林之中蓄养着大量的巨大树木,这些木材正是造船的上好木料,虽然这里没有欧洲的橡木,但是同科同属的栎木资源却很丰富,更有大量的高大粗壮的松木,也是不错的造船材料。

    大批建奴被俘虏之后,充入到了劳役营之中,被发送到了山林之中伐木,然后再通过江河发送木排到海边,最后被船只拖运或者是装载运到登州抑或是在浮山卫新建的造船厂,被用作造船之用。

    同时为了充分的就近利用辽东的木材资源,肖天健更下旨在旅顺口筹建起了一座更大型的造船厂,来就近利用辽东充足的木材资源,打造船只。

    为了更快的将这些辽东的木材用于造船业,山东以北的各个造船厂还建立起了一座座木材烘干窑,专司负责为造船厂处理木材,将潮湿的木材烘干,否则的话,这些木材自然阴干,就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所以整个北方的造船业在辽东平定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迅速的便开始壮大了起来,造船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当多的产业的发展,首先大量使用的帆布,带动的有农业方面对于棉花的种植,也带动了北方纺织业的重新复兴,另外造船需要的铁制品,也带动了冶铁业的发展。

    (今日特别鸣谢宋开心朋友的打赏!)

    第二百零六章 剑指台湾

    而为了更快更好的造出更多的大船,也带动了机械制造,已经建立起的南京皇家机械厂,这几年间,源源不断的开始生产出各种水利机械,这些机器除了被用于机械制造业和兵工业之外,一些木工机械也被制造出来,源源不断的发运到各地船厂,投入到使用之中。

    另外造船业还吸纳了相当多的闲散人员,初步的形成了大批的产业工人,这对于今后中国完成工业化和资本化发展尤为重要。

    最重要的还是造船业的重新复振,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的船只开始出现在海洋之上,中国船只从以往最初只能航行到菲律宾的马尼拉抑或是最远到巴达维亚抑或是日本的平户以及琉球国一带,开始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

    到了天元七年的时候,大中朝一条条新下水的西式帆船,已经不输于那些西方国家的那些船只,已经可以航行到印度洋之中,甚至于出现在了非洲沿岸。

    而大中朝的开放海禁,虽然对于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乃至是英国甚至是威尼斯这样的西方国家的商人,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是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东方这个大国所带给他们的威胁。

    以前这帮西方国家的船只,来到中国沿海的时候,屡屡试图强占一块土地,作为他们经商的基地,和大明朝谈不拢就干脆在海上抢、劫中国人的商船。

    反正在他们眼中,中国人的海船又小又单薄,航速也慢,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在海上过的是亦盗亦商的生活,他们鄙夷的称呼中国所有的船只为克戎船,也就是废物的意思。

    可是在大中朝天元四年之后,他们开始发现,大中朝也开始出现了类似于他们西方船只差不多的帆船,也就是他们常用的那种盖伦船船型,这些船只也开始装载上了越来越多的火炮,开始变得不那么好对付了。

    等到了天元七年的时候,中国人自行建造的这些盖伦船,越来越大,并且除了吸收西方帆船的造船技术之外,还开始有效的结合了中国人的许多造船技术,使之更适于航海,而且数量之多让这些西方人开始咂舌。

    特别是那些大中朝皇家海军的战船,也开始大批换装成了新式的战船,开始游弋于中国沿海甚至于南洋的海面,检查拦截那些试图走私的船只,并且开始成了这片中国海的主宰者。

    之前在大明朝和大中朝初年的时候,中国人的战船,是一般不轻易深入到深海之中的,即便是和西方人的船只发生冲突,中国人也只能靠着数量上的优势,来压制西洋人的船只。

    但是在大中朝引入西方帆船制造技术,并且开始大规模的建造之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战船开始以小编队进入到越来越深的大海之中进行巡弋和训练,并且对沿海的岛屿加强了控制和巡防,甚至于后期开始出现一种速度很快的单桅双三角帆的快速巡逻船,开始飞快的在海面上航行,他们形单影只的出现在以前海师很少出现的水域,进行巡弋和追捕海盗的行动,完完全全成了这片大海的主宰。

    中国人的海师力量迅猛的崛起,这样的速度大大出乎了西洋人的预料,他们直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这个时代变了,现在东方的这个大中朝完全和之前反应迟钝麻木的大明王朝不一样了,他们开始变得更加善于学习,更加自信,更加具有扩张性甚至于侵略性,他们的行动大大的减少了南洋一带的海盗势力,开始将触角伸到了更远的地方。

    西班牙人甚至于发现在菲律宾群岛一带,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的战船,他们不断的在勘测这里的岛屿、航道,绘制这一带的地图和海图,一些西班牙人未能占领的岛屿,也开始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甚至于更南端的马来群岛也开始被中国海师的舟船所触及。

    西班牙人的船只甚至于在马尼拉港外面,就曾经遇上过高悬着中国海师的战船,于是西班牙人便问询中国人为何会来到这里,但是却得到了蛮横的回答,中国的海师人员说他们在追剿海盗,不许西班牙人干涉他们的行动,否则的话就是对中国海军的挑战。

    西班牙人惊惧的发现,这个时候中国海军的战船,再也不是之前让他们鄙视的那种克戎船了,而是换成了一条条大型的三桅盖伦船,船上和他们的船只一样,布满了炮门,成列的舰炮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而且这些中国的战船,开始变得越来越大,渐渐的开始可以和西方大型的战船相比肩,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意识到,南洋很可能快要成为中国人的内海了。

    因为他们国度遥远,不管是正在衰落的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乃至是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都不可能将大批战船派往遥远的东方,这个时候,中国人突然爆发出的海上力量,使得他们毫无疑问迅速的成为了这片遥远的东方海洋的霸主。

    之前西班牙人、荷兰人可以随意的在海上拦截中国商船,逼迫他们到自己的港口进行交易,现在他们发现再这么做是一件多么愚蠢的行为,中国人开始变得护短,一旦得知他们中国人的船只受到这样的攻击的话,他们的海军战船,便会前往出事地点保护他们的商船。

    这还不算最坏的事情,随着中国也成立了海上贸易集团公司之后,中国人的商船,也开始渐渐的出现了一些大型的盖伦船,这些船虽然作为商船使用,但是船上的武备丝毫不弱,同样也装载了大量的大炮,随时也可以成为战船使用,使得这些横行于、大海上的西方船只,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肆意的拦截中国人的商船,甚至于他们还要避让这些商船,以免发生冲突。

    中国这个在西方人眼中,巨大的国度,一旦转变了思维方式之后,所爆发出来的力量之大,是西方人无法想象的,中国沿海拥有太多的港口,而且他们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另外他们随时都可以招募到海量的水手,一旦他们把目光投向大海的时候,所爆发出来的实力,令这些欧洲海上强国也只能为之侧目,他们意识到在东方,开始出现了一个令他们畏惧的强大对手。

    这个时候澳门因为中国的开放海禁的原因,已经不再是一个繁荣的市场,中国人明确的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不许中国商人再前往澳门和葡萄牙人交易,而是改为在沿海开放十余个商埠,作为中国海贸的口岸,那么澳门便失去了之前的优势,没有生意可做的葡萄牙人只能逐步的撤离澳门,相信不久之后,中国人便会收回澳门,将葡萄牙人逐离这里。

    现在最不安的恐怕就要数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了!中国的朝廷,在天元六年的时候,刚刚结束他们的辽东征伐战之后,便明确的向荷兰人提出了交涉,表明了他们对台湾岛拥有主权,告知荷兰人他们必须要尽快撤出台湾岛,否则的话,下一步大中朝将会随时采取武力行动,收复台湾岛。

    为此荷兰人当然不肯吐出这块入口的肥肉,通过耶稣会向大中朝提出交涉,声称他们得到了中国前朝大明王朝的准许,才在台湾岛落脚,大中朝不能驱逐他们离开,想要通过耍无赖的方式,继续盘踞在台湾岛。

    但是大中朝官方却直接便回绝了他们的要求,令其最好尽快自行撤离,拆毁他们在台湾岛上的热兰遮城和赤嵌城以及在鸡笼一带的炮台城堡,否则的话,大中朝将会采取单方面的行动,收回台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