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歌声从嗓子里喧泄而出的那一瞬间,刚走到门边准备进来嘲讽一下江逸的薛梁,一瞬间瞪大眼睛! 满脸都是被雷劈了的表情! 这人什么时候进步到这种境界了?? 不可能啊!! 练习室的隔音效果很好,如果不是之前练习的人把窗户开了一丝缝透气的话,声音根本就不会传出来。 但是就是这么一嗓子! 薛梁好似看见苍茫大地之上,日落而息背着沉重担子的古代人民。 又恍惚看到了边关塞外的大漠孤烟。 这种只听歌声,画面感就飞涌而来,不需细细体会,只单听声音,演唱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感情,以及给观众带来的沉重渲染力就扑面而来! 这样的实力!! 也只有他小时候跟自己爷爷去听国家特级演唱家才能有这种功底! 所以江逸这小子什么时候进步的这么神速了?! 薛良心底狂跳不已,他自己主修的就是美声专业,十几年了他自认达不到这种高度! 但是江逸! 他明明记得他学的是民族唱法! 为什么美声会如此出众?? 从上学的时候起薛梁就一直看不上江逸。 再努力有什么用?天资平平,家里又没势力,注定只是个庸才。 虽然国家队人才济济,但是他也从来不慌。 就是因为有江逸这个天赋不佳,样样都不如他的垫背,他一直都觉得无所谓。 而现在他就站在门边,听见这一声声,从窗里流出的歌声。 原先来嘲讽的心情荡然无存,他危机感陡然加强,想起自己曾经天天嘲讽打压江逸,脸色青了又白。 忽然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跳梁小丑,牙齿咬的死紧,歌声美妙,却听的薛梁如坐针毡。 紧迫感的促使下,他去了隔壁练习室,他还在心里抱有希望。 说不定只是因为这次是央台的前辈编的曲,所以格外震撼心灵而已? 说不定只是歌好,曲子好,换任何人唱都可以唱得很好?? 他心里焦灼,步子迈的又急又快。 …… 练习室里的江逸不知道外面薛梁闹的这一出,以及他的心理活动。 他在里面用美声唱完了一遍天青海阔,换任何一位总政的老师来都会拍手叫好,但是他却皱起了眉。 挑不出错,但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但具体差了些什么,一时间又说不上来。 之后他又继续用民族唱法唱了一遍。 最后只能感慨,总政的前辈果然不是傻的,用民族唱法确实不如美声大气恢弘。 江逸又隐约感觉,美声大而空。 不如民族唱法能更好的描绘歌曲压抑却坚强的精神与内涵。 或者换一句话说美声只是在歌颂,叙述一件事情。 而达不到歌曲所想要传送的坚持与意志。 而演唱者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发出的声音传递给观众,其想要的情绪感染力。 江逸脑海中遍布着天青海阔的歌词和曲调,让他们每一句每一个调子所想表达的情感全都串联在一起。 思考着该在什么地方下手,才能,这每一种情绪都表达的淋漓尽致。 江逸一个人在练习室呆了整整一天,一支笔在曲谱上写了又涂,涂了又改,经过反复的琢磨,挑剔,雕琢。 等到天色渐暗的时候,才终于放下了笔,心满意足的看着这张已经被各种标记修改的面目全非的曲谱。 之后他站起身,胃部却传来一阵抗议,他这才想起自己似乎这一天都没吃东西。 本来想按照修改过的曲谱上的来,唱完就走的,这下好了。 浑身没力,气都上不去,更别提用美声唱歌了。 想了想,把修改过的曲谱夹在邀请函里,随手把练习室的门合上,去不远处的便利店买了个面包。 等胃不在抗议之后,又重新拿起了曲谱。 他这一下午把央视这些年出的主题曲,全都翻出来研究了一遍,发现央视的导演似乎都钟爱美声。 都是一群恪守成规的老家伙,江逸在心里念叨,但是既然想安全被选上就得顺着导演的口味来。 暂时不要兵行险招的好。 所以江逸老老实实的选择了美声,却在诸多细节上增加了自己的想法和灵感。 一张纸上,每一句唱的时候连几度几调,该用什么样的感情,都写得清清楚楚。 看着这张写的密密麻麻的纸,江逸不无感慨。 他还真从没这么认真过! 在攀上央台这棵大树前,估计每个人都是认真而虔诚的吧。 一遍唱完觉得还行,又唱了第二遍,觉得彻底无误了之后,江逸这才心满意足的拿了东西回家。 却没发现,一直徘徊在门外的人。 第13章 刘鹤老师的知音?! 薛梁直挺挺地站在练习室门口,脑海中反复回忆着江逸刚才唱天青海阔时的诸多细节。 他回去之后唱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颓然发现,曲子是不错,但是他根本达不到江逸的那个水准! 回去练习的时候更是总觉得哪里都不太对劲,江逸唱的声音反复盘旋在耳边,他越唱越心烦意乱,越唱越觉得自己唱的是个垃圾,就这样到了试唱那天拿什么去跟他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