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新津位于成都西部,离成都市区约30公里,自古是水路要津,境内河流如织,良好的水质养育了众多野生河鱼,这几年在河边出现了许多鱼庄,吸引成都市人开车前往吃鱼。 这次杨舒力没有把手放到唐蕴雪腿上,放一次是试探,老是放上去就是耍流氓。 车子驶出市区,也有一段高速公路,长度20公里左右,过路费15元,驶出高速段,进入新津地区水网地区,沿途公路到处都是鱼庄和农家乐。 周末两天鱼庄生意兴隆,今天星期一,从成都来吃鱼的人不多,两人倒也落个清静。 车子拐进一家鱼庄,停好车,进店里点了一条鲫鱼,做成水煮鱼,加一点藿叶,叫做藿香飘鱼,再点几个菜。 因为天气好,饭桌摆在屋子外面的一块小坝上,不远处就是一条河,附近没有工业设施,所以来这里吃鱼不用担心鱼的来源。 这两次跟唐蕴雪出来后,杨舒力作出了决定,拿到驾照后买车,因为唐蕴雪带他来的两个地方,没有车是不行的,依靠公共交通的话,是没办法去岷江边喝茶和来新津吃鱼的。 在这之前,他没想过买车,就算对张有路,他也说买车的事还早。 由于来得早,客人暂时只有他俩,四周草木茂盛,温度也不高,很是惬意。 “舒力,你想过以后怎么生活吗?”唐蕴雪问道。 “很简单,就是赚钱和享受生活。”杨舒力说道。 “我觉得你适合结婚,成个家,你性格好,会幸福的。”唐蕴雪说道。 “也许,不过现在还早,30岁也不迟,现在先立业。” 唐蕴雪看着他,缓缓摇头,“不要给自己限定什么,有合适的就谈,其实也有很多女孩子不是奔着钱来的。” “是的,但是现在圈子有点窄……” “圈子窄就要主动一点,你如果是在学校读书的话,说不定谈几个了,舒力你其实是很逗人喜欢的那种。”唐蕴雪带着一种“有点可惜”的表情说道。 “没关系,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杨舒力瞄了一眼唐蕴雪的玛丽珍皮鞋,有点遗憾现在两人相对而坐,要是并排坐的话,他俩的手已经拉在一起了。 鱼肉鲜美,味道可口,其他菜也相当好吃,杨舒力独自喝了一瓶冰镇啤酒,还跟唐蕴雪谈了车的选择,唐蕴雪倾向本田和马自达车系。 吃完饭一结账,60多元,和以往一样,只要唐蕴雪在场,杨舒力没有掏钱包的份。 休息一阵后两人上车回城,杨舒力坐在副驾位置,沉默了一会,唐蕴雪问道:“舒力你只有一部手机吧?” “是的。” “你看,没有一个电话找你。” 的确,不光是今天,他俩在一起时,从没有女人的电话打给他。 “有啊,今天你给我打的电话,这不挺好吗?”杨舒力笑着说道。 唐蕴雪眼睛看着前方,蓝鸟车平稳地前行,新津的马路很宽阔,路上的车也不多,她摇摇头,随后嘴角带着一丝笑意:“舒力,喜欢姐吗?” “嗯。”杨舒力说着。 “下周等我的电话。” “嗯。”杨舒力听她这样说,感觉事情会有变化,心情一激灵,又把手放到她腿上了。 唐蕴雪没有表现出反感,他很喜欢这种感觉,甚至还捏了两下,丰腴的手感令人陶醉。 车子快到收费站口,他准备在站口把手收回来,还没动作,唐蕴雪说话了: “舒力。” “嗯?” 唐蕴雪看了一眼他放在她腿上的手,说道:“你这个动作对姐做没关系,对其他女人不要这样做。” “为什么?” “显得猥琐,知道吗?”唐蕴雪微笑着说道。 第335章 鹊桥会(上) 从新闻通稿发出,到新书摆上柜台,一共只用了10天时间,《谁把李早早送进牢房》一下火了。 此书20万字,可以想象,大部分是水,至于读者真正想知道的干货——到底是谁把李早早送进牢房,书里不会提供明确答案,只是隐隐暗示一下,而且暗示的那个答案也不止一个。 最终,读者看完本书,还是不知道答案。不过,买书的钱已经花出去了。 这种书,其实就是火车站旁边的餐馆,质量差,价格高,顾客吃完一肚子火,发誓再也不去吃了,但商家无所谓,本来就是一次性买卖,这个顾客就是吃得高高兴兴地离开,也不会成为回头客。 未生公司关于李早早的书花的时间要长一点,而且里面提供了真正的答案,只是没有明说。 李早早是以偷税漏税的名义进去的,但《大起大落——李早早人生故事》一书指出,李早早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办公司经商,10年时间在税务方面并无问题。 明眼人看完这本书,就知道李早早为什么会进去。 杨舒力和陈海通过一次电话,他和刘双林两人正在夜以继日地赶工,为了调动刘双林脑海中的记忆,两人采取口述实录的方式,刘双林讲述,陈海记录形成文字。 杨舒力告诉他,这种书有水分是必然的,自己的干货比别的书多就行了,别人7天完稿,10天出书,我们不能超过半个月,不然热点就过去了。 这本书虽然不会亏本,但要赚得多,时间很重要,赚多赚少对杨舒力无所谓,对陈海就有所谓了。